1、工信部優化新能源車合格證信息管理系統 “雙積分”又進一步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放管服”要求,方便企業應用機動車合格證信息系統進行乘用車雙積分配置ID填報、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標記、掛車減征車輛購置稅標記、多電機新能源車輛信息填報、正三輪摩托車輪距參數填報等工作,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對機動車合格證信息管理系統進行了調整優化。
來源:工信部
2、恒大FF南沙生產基地:已有樁機打樁、黑色濃煙冒起
近日,據報道恒大與Faraday Future的合作,雖然看上去有“分手”之態,但其在廣州南沙的生產基地建設還在繼續當中。來到恒大法拉第未來的生產基地建設現場——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平安社區居委會附近。在工地外圍看到,工地中部有樁機正在施工,不斷冒出黑色煙霧,工地四周環繞著連續打樁聲。
來源:證券時報
3、華為從芯片開始進入自動駕駛產業鏈
近日消息,在華為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這家公司發布了能夠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計算平臺——MDC600,并宣布與奧迪達成戰略合作,這款芯片將集成在奧迪在華生產的汽車上,助后者實現自動駕駛能力。
來源:第一電動
4、廣汽祺智EV530上市,補貼后售13.58-13.98萬
10月13日,廣汽三菱祺智EV530在全國12個城市聯合上市,新車共推出兩款不同配置的車型,分別為鋒行版與智行版,兩款車型享受補貼后的全國統一售價為13.58萬元與13.98萬元。
來源:第一電動
5、龐大集團現金流問題一觸即發,償債壓力巨大
10月12日,龐大集團發布公告稱,近日接到相關監管部門通知,龐大集團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龐慶華所持有的本公司全部股份被司法凍結。截至公告披露日,龐大集團與海通恒信融資業務逾期金額為1996.5萬元,未到期金額7986萬元,總計9982.5萬元。
來源:新浪財經
6、寧波研發的全固態電池即將量產
近日消息,經過五年努力,由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牽頭承擔的納米先導專項“全固態電池”課題日前通過驗收。據介紹,這一技術突破將進一步推動國內全固態鋰電池的規模應用,有望讓新能源汽車續航更久,更安全。
來源:中國寧波網
7、5000輛新能源共享汽車將進合肥 未來會增至1萬輛
10月13日,“全國雙創活動周”蜀山區分會場活動中,六個高科技創業項目在多個天使基金面前舉行了項目路演,其中不少項目都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在研發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方面,他們正在研發的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項目,即將在合肥開始投放,預計第一批5000 輛車,未來會增加到1 萬輛。與目前合肥街頭已有的共享電動汽車相比,新能源共享汽車的續航里程將極大提高,同時,充電的速度也將快得多。
來源:萬家資訊
8、繼美團高德后,哈啰進擊網約車
當滴滴在國慶期間每日公布安全整改進程時,網約車領域又一玩家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入局。近日消息,哈啰出行,也就是原來的哈羅單車,宣布上線打車入口,正式推出了網約車業務。
來源:鈦媒體
9、滴滴、美團稱在南京已清退近20萬輛違規網約車
近日,從南京市交通局客管處獲悉,近期,當地交通和公安部門重點對滴滴和美團兩家平臺公司不合規車輛整改情況進行了督查。過程中,兩家平臺提供的信息顯示,共計清退不合規車輛近20萬輛。
來源:新華社
10、捷豹 I-Pace 設計低速提示音 為視障行人服務
據外媒報道,捷豹(Jaguar)為其首款電動車型I-Pace設計了一款電動汽車低速提示音系統(AVAS),該系統專為視障人士設計。捷豹工程師研發出一種聲音,可以以高達20公里/小時的速度傳播,并且超過了歐洲即將制定的有關電動汽車低速提示音的法規,該法規為全球最嚴格法規。
11、首臺奧迪純電動SUV實車曝光
最近,奧迪汽車就剛剛下線了首臺純電動SUV車型e-tron,該車使用了奧迪最新研發的電池及電動機技術,分別在車輛的前軸和后軸上安裝了雙電機系統用來驅動車輛,而這臺以全新奧迪Q7為制造藍本的純電動SUV車型,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00公里每小時。
12、大眾計劃到2020年售出15萬輛電動汽車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未來幾年內,大眾集團將以超過預期的速度發展電動汽車,其雄心是成為美國以及海外電動汽車市場的霸主。相較于競爭對手梅賽德斯以及大部分汽車制造商,大眾集團持續地將研發重心和資金投入轉移到電動汽車上,為的是在汽車市場轉向新能源的改革潮流中抓住機遇。
13、北京首發電動汽車公用充電設施運營考核獎勵細則
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出臺了《北京市電動汽車社會公用充電設施運營考核獎勵暫行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管理辦法)、《2018-2019年度北京市電動汽車社會公用充電設施運營考核獎勵實施細則》